管道内定期“体检”的必要性

2022-08-11 09:28
98

 

123.jpg



    管道检测的主要目的是预测管道上的异常点,减少事故发生率。继 1965 年美国 Tubo- scope公司以及1973年英国BritishGas公司相继应用漏磁检测器对管道进行内检测以来,各种新型管道检测器不断问世;同时由于计算机、自动化以及数字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管道检测器的可靠性和检测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各类管道检测仪器在促使管道安全运行、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许多国家还专门制定法规,强制管道运营部门必须对现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国外许管理严格的管道公司,利用管道检测设备对管道进行“基线”检测,从管道施工资料到每次管道检测数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道技术状况档案。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管网趋于老化,如何保证这些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已成为备受世人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已超过90000km,而且穿越地域广阔,涉及地域类型复杂多变。许多管道也已经运行了三四十年,接近使用寿命,进入事故多发期。如四川输气管网投产后,H2S含量偏高,加上材质和制造质量不佳,应力腐蚀破裂事故已开始出现;早期铺设管道的石油沥青涂层老化,已达到寿命年限。为保证管道运输安全,对现役管道实施在线检测势在必行。


     管道内检测就是应用各种检测技术真实地检测和记录包括管道的基本尺寸(壁厚及管径)状小状部位)、焊缝缺陷及裂纹等情况。通常对管道进行检测是通过各种类型管道检测器(管道检测机器人等)来获取管道表面质量的平及三维信息,以此作为指导管道运行、制定管道使用维护决策的重要手段。


     施工期对新建管道进行内检测(又称为基线检测)是管道业主对施工方的基本要求其目的在于监督施工质量并可作为运营期监测管道服役状态的基础数据;运营期实施内检掌握管道各部位因土壤腐蚀等原因形成的凹坑压凹折皱等管壁缺陷信息,从而提高道检修效率,避免因管道打压试验带来的巨大浪费,变盲目、被动维修为预知性维修,减事故发生率。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